
《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最大的灾祸是膨胀的欲望,最大的风险是放纵的自己。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所在,想太多,想要的太多,永远都不知道满足,一失足成千古恨,让人生多灾多难!
人,贪欲太重,不懂得知足,盲目攀比,欲望的阈值会不断上涨,生活很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知足才能常乐,惜福才能有福,心宽才能从容,心若无挂碍,时时是晴天!

《道德经》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话多,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沉默,把想说的话留在心里。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时不慎伤人伤己。一个管不住嘴的人,是爱颠倒是非的人,人人敬而远之。
少说是一种修养,不说是一种智慧。管住嘴,守口德,多听少说,不惹祸;管住心,守本分,三思后行,不犯错。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管住嘴,就能管住你的人生!

《道德经》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名利等身外之物和生命,你会选择哪个?执迷于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耗费的、失去的,可能是更值得珍惜的东西,比如健康,亲情等
任何获得,都将伴随着失去。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要懂得知足,懂得什么时候收手,才能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可以得到更加长久的平安和幸福。

《道德经》中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追名逐利是人性,为此会不择手段,但一切都是一场因果的循环:争,未必会赢;不争,也未必会输。处世最高境界,不争才是争!只有不争,才能无忧,天下莫能与之争!
适度的精明,是智慧;过度的算计,就是愚蠢。精明的人或许能够赢得一时,但踏实的人不争,保全了自己,不争,就没有烦恼,你收获的将是快乐,于是立足了不败之地!

《道德经》中讲:“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世人过于在意“宠”与“羞”之间的差别,对于外来的宠辱感到了惊慌,得到惊慌,失掉也惊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得失心态,就会受之若惊,一旦有得失心,就会无法自拔!
宠辱若惊是小人,宠辱不惊才是大丈夫,宠辱皆忘就是心胸宽广之人。该努力努力,该放下放下,淡看尘世,荣辱不惊,有舍有得,才是人生!有平常心,才能够活的更加精彩!

《道德经》中讲:“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狂风是吹不了一整夜的,再大的暴雨也不可能下不一整天。遇事如果用力过猛,就不能够持久,天道与人道都必须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凡事适可而止才能长久,过犹则不及。
人这辈子,无须过度求满,否则物极必反。太过急躁就易生乱,急功近利是做事的敌人,暴躁急躁是做人的敌人。做事不要急躁,遇事要稳而静,好的人生就在于不过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