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离不开儒、释、道三家。
儒家自春秋时期的孔圣人起,以人伦道德为出世和立世之本。
道家滥觞于老子的《道德经》,以自然之性为本,追求清静无为。
而佛家魏晋时期才传到中国,却很快本土化,以其宣扬的出世理论,首先征服了失意文人,成为他们精神港湾中最后的依托。
而且,在逐步的发展与融合中,三教的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很多的重叠,也被称为“一家”。
在历史上,很多诗人都是儒释道兼修的,比如苏轼,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则以释老为主,但儒家的思想一直深入骨髓,在诗文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今天,分享20句充满禅意的诗词,愿你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1、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2、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3、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过香积寺》

4、
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
——释文珦《有客》
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6、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7、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姚道衍《晚过狮子林》

8、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李咸用《赠山僧》

9、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无题》

10、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
——净圆《忆江南》

11、
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身也在云间。
——徐玑《过九岭》

12、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栖白《寄南山景禅师》

13、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李颀《题璇公山池》

14、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岑参《寄青城龙溪奂道人》

15、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道潜《口占绝句》

17、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18、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苏轼《和子由四首·送春》
19、
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

20、
醉后有人醒,醒了无人醉。
要识三千与大千,不在微尘外。
——陈瓘《卜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