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7:14:00    

4月16日,工信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公告中提到,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公告中提到,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据了解,当日推进会中,有19家车企及华为参与,会议围绕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维度提出多项要求。

具体内容包括:不允许未经审批的公开测试,如“千人团”“万人团”都要进行明确、充分验证和公示,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降低频繁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再上车。对频繁OTA的企业要重点审查;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会议还探讨了是否能从技术层面限制驾驶员的脱离行为,比如利用人脸ID识别,禁止座椅调节和平躺。

上海车展即将在下周开幕,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昨天会议之后,有车企已经通知,根据会议要求修改车展的宣传文案和相关物料。

“《通知》是2月28日发布。3月29日小米安徽事故是‘药引子’,政府开始用猛药治理、严管高阶智驾乱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告诉记者。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轿车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交通事故,三名大学生因此身亡。根据小米公布的信息,事故发生时为夜晚,车辆在事故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

这起车祸是小米SU7上市一年以来最严重的车辆碰撞事故,也是国内辅助智能驾驶商用以来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事故背后,关于辅助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的问题,以及车企是否有过度宣传辅助智能功能,导致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预期过高,模糊了智驾能力边界成为了最大争议。

“我们这些写代码的从业者有时候反而更谨慎,很多普通消费者却会过度相信这些智能驾驶功能。”有智能驾驶行业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如果车企销售和消费者沟通不充分,就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可以实现的功能有过高预期,导致出现在驾驶中分心、完全把操作权交给智驾系统等危险行为。

有从业者认为,本次规范的严厉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智驾平权的前提是安全。在智驾行业已经发展起来的当下,行业亟待相关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去规范标准。在所有国家和地区,涉及汽车安全的标准一定是强制标准,这样才真正能够有所保障。”一位汽车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他表示,智能驾驶是与生命安全挂钩的产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新技术诞生,不能把安全当代价。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相关文章
长安首个自主电控平台实现海外量产
2025-04-19 15:14:00
OPPO Find X8 Ultra/X8s手机支持微信朋友圈Live图
2025-04-18 22:27:00
刘亦菲亮相鸿蒙智行智界品牌之夜 智界R7、S7新版本上市
2025-04-18 09:24:00
东杰智能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下滑与亏损加剧下的风险与挑战
2025-04-18 04:10:00
对话岚图卢放:组合辅助驾驶宣传需严守底线
2025-04-17 2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