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四川省卫健委公布《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延长婚假,最长延至25天,婚假期间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引发社会关注。
近年来,为鼓励适龄婚育,不少地方调整了婚假时长。“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婚假长短不一,短则3天,长至30天。婚假真正落地情况如何?
全国多地婚假延长
“期待抓紧落实”“建议推广至全国”……对于四川拟延长婚假的做法,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除四川外,全国已有包括山西、河北等在内的27个省份延长了婚假,延长后的婚假时长在10至30天不等。
“延长婚假,有助于促进生育和缓解人口下行压力。”青海省海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牛寿山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地方婚假主要依据1980年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按照3天婚假标准执行。一段时间以来,为鼓励晚婚晚育,各地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天数不等的“晚婚假”或延长婚假。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删掉了有关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修改,其中提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各地随之修订省级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了有关“晚婚假”的规定,多地结合实际延长了婚假天数。比如,山西省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30日;河北省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延长婚假15天;河南省规定,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8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7日。
去年下半年以来,浙江、山东、湖北也陆续宣布延长婚假。浙江省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享受婚假13天;山东省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享受婚假15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3日;湖北省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至15天。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目前大幅延长婚假的主要是一些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的地区,延长婚假意在鼓励年轻人结婚,进而提升生育水平。
“婚假的设置,一般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人口结构、婚育状况、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存在差距,导致婚假时长也不尽相同。”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婚姻家庭专业律师魏绍玲说。
部分行业“有假不能休”“有假不敢休”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虽然延长了婚假,但在不少行业,婚假时长被“打折扣”较为普遍,“有假不能休”“有假不敢休”不在少数。
一些地方发布延长婚假的消息后,一些网民发表了“延长没用啊,请假公司又不批”“延长不等于批准”等类似评论。
北京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雷说,休婚假要排队,而且很少有人能真正休满。“北京市规定婚假为10天,但我只申请到了5天。”张雷说。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大部分地区规定,婚假期间,职工享有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但在规定落地过程中,仍有不少公司“给假不给薪”“休假就扣工资”。
“如果只休几天没关系,但超过10天就要扣工资。”山西省某建材公司职员王力(化名)说,“老板表示不知道婚假相关规定”。
据了解,延长婚假后,按规定,企业需要支付假期工资,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较为抵触。
安徽省某模具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员工休婚假期间,会安排其他同事分担工作,或者聘请临时工作人员补充岗位。“但碰上员工集中休婚假就很麻烦,难以在短时间内协调补充人力。”
“较长时间的婚假,意味着公司要支付额外的代班人员费用,还要承担工作效率下降的损失,确实会产生一定负担。”青海省某畜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赵志(化名)告诉记者,他与妻子同属于一个单位,包含周末在内,2人共休婚假7天。“虽然按规定婚假有30天,也有一些单位能够落实,但我们单位的工作事务多且杂,并且一请假就是2个人,领导也不高兴,我们也内心不安。”赵志说。
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个别省份婚假仍为3天,年轻人多反映不够休。
“对接婚庆公司、车队、酒店,招待亲戚朋友……”广东省某超市职工吕倩(化名)告诉记者,“短短3天婚假,办一场酒席很是捉襟见肘,即便有亲友帮衬,仍感觉分身乏术,更别提蜜月旅行了。”
婚假政策如何更好落地?
如何才能让职场人真正享受到婚假政策“红利”?
魏绍玲说,从全国层面看,异地嫁娶日渐增多,婚姻半径越来越广,建议执行3天婚假的省份适当进行延长。
7月30日,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同比增加10.9万对。今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旅游也可以就地结婚。今年七夕当天,广东省领证的1万多对新人中,“全国通办”有2000多对。
大力提倡适龄婚育的同时,婚育支持体系应当更加完善。“地方应进一步细化婚假规定,明确婚假期间工资的发放标准和发放程序,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许光建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应定期抽查用人单位执行婚假规定的情况,同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善,保证婚假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受访专家表示,婚假政策真正落地,离不开用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要兼顾好职工合法休假和企业正常运转,探索建立更加合理的休假成本分摊机制。
“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婚假前后调整工作时间,从而减轻劳动者休假带来的影响。”魏绍玲建议,视情调整优化税费优惠政策,帮助用人单位分担部分假期成本,提升落实婚假的积极性。
浙江通运保安全生产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寇璇表示,企业管理理念要适应社会变化,公司正与员工沟通协商,共同商议灵活休假规定和细化措施。“员工休婚假短期内可能增加公司运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能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有助于维持团队稳定性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婚假设置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平衡好劳动者休假需要、企业负担之间的关系,让企业落实起来不再犹豫,让年轻人休起来更有底气。”许光建说。
来源:王怡静、魏玉坤、王浡/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