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本“传家宝”,串起宁波四代村医的坚守与选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05:00    

塘溪卫生院对徐骅提供的医学古籍进行研讨

1933年版《肺病预防疗养教则》、1934年上海大众书局印行的《吴氏儿科》,以及晚清中医名家陈念祖注疏、林则徐作序的《金匮要畧浅注》(全套12册)……

4月17日下午,宁波鄞州区塘溪镇管江村卫生室里,全科医生徐骅小心翼翼捧出一套泛黄的医学典籍。

这套跨越80年的家族藏书,是徐骅的外公传下来的。

如今,他将这份珍贵的医学文献捐赠给塘溪镇卫生院。

为何捐?

“医书虽泛黄,却能成为年轻医生‘活教材’”。徐骅说,这套书陪伴了自己家族中四代村医的成长。

然而,守护一方百姓健康,需要更多的医者初心。

而这次捐赠,也带出了一个家族四代传承的村医使命故事。

家族藏书。

第一代郑昆:

战火中许下从医初心 守护一方百姓安康

郑昆(左)与徐骅合影

翻开泛黄的档案,第一代医者郑昆的故事从动荡年代展开。

1928年生于浙江临海的他,目睹抗日战争后家乡缺医少药的惨状,1945年初中毕业后便只身赴宁波拜师学医。

1949年,他带着作为助产士的妻子孙琼,在塘溪开设了当地第一家西医诊所。

1956年参与组建“联合诊所”,成为塘溪卫生院的奠基人之一。

村民杜本农至今难忘1976年那个春天。

他的双胞胎儿子出生时分别仅3.6斤、3.4斤,体弱多病。

郑昆夫妇亲自诊治,不仅精准用药,还手把手传授科学育儿知识。

作为资深助产士,孙琼每天指导夫妻俩护理早产儿,从喂养细节到疾病预防,无微不至。

在这对医者夫妻的悉心照料下,双胞胎不仅健康长大,更成为当地低体重儿喂养的成功范例。

从背着皮革药箱走村串户的“自行车医生”,到连续八届当选鄞县及宁波市人大代表,郑昆用70年从医践行做“人民好医生”的初心,90岁还在为群众行医。

他诊室里那盏陪伴了半个世纪的汽油灯,至今仍在诉说着“医者仁心”的温度。

第二代郑跃生

接棒父辈医者魂,“杏林景明”照初心

在塘溪卫生院职工之家,一块“杏林景明”的匾额格外醒目。

这是郑昆在卫生院成立60周年时手书的赠礼,饱含着对后辈的期许。

郑跃生为病人看诊。

其子郑跃生作为第二代医者,将这份期许化作行动。

从医30余年,他先后获评“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区镇优秀党员”,诊室里挂满的患者锦旗,是对他“忠诚为医”的最好注解。

陆晓云在药房抓药。

郑跃生的妻子陆晓云是中药师,在塘溪镇中医门诊部深耕多年。

曾有一位被失眠和慢性胃炎困扰多年的村民,多方求医未果。陆晓云根据体质辨证施治,建议病人采用中药调理结合针灸疗法。三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她常说:“中医是祖辈传下的智慧,要用好这把‘钥匙’打开患者的心结。”

第三代徐骅

残疾之躯扛起健康守护

“外公的幻灯机照亮了乡村的夜,而我的药箱则要走遍每一户村民家。”

作为郑昆的外孙,徐骅一出生就患有右腿髋关节脱位。然而,肢体三级残疾并未阻挡他从医的脚步。

35年来,他背着药箱走遍管江村的山径田埂,年均服务1万余名村民。

徐骅为老人检查身体。

2024年12月1日早上,管江村花溪人家小区边,有一名老人突然倒地不起。路过的夫妻俩急忙赶到扶起,采取急救措施。

凭着多年临床医治经验,徐骅排除这名男子是低血糖患者,判断其为突发脑出血。老人苏醒后仍毫不在意。但在徐骅一再坚持下,老人被立即送到鄞州二院急诊。

经该院急救科周医生诊断,老人确为脑出血,所幸送医及时。

一周后,康复出院后,老人马上到徐医生家登门拜谢,并且逢人就说:“徐医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

管江村现有63名残疾人,徐骅会定期主动上门巡诊,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好似一名“私人医生”。

“只要病人需要,再远的路也要走到。”这句朴实的承诺,让他获评宁波市“优秀家庭医生”。

第四代郑浩然

续写医路新篇,传家宝映照未来

郑昆的曾孙郑浩然目前就读于国内知名大学医学院,成为家族第四代医学生。

“太爷爷的书里不仅有药方,更有‘医者仁心’的密码。”

从战乱年代的私人诊所到现代化的村卫生站,从手写处方到电子诊疗系统,变的是医疗条件,不变的是四代人对“做人民的好医生”的坚守。

当暮色降临,塘溪镇的山间飘起细雨。

徐骅又一次背起药箱走向村口——这个即将传承到第四代的背影,正与80年前郑昆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在时光中渐渐重叠。

在乡村医疗的最基层,这个普通的医学世家,用三代人的青春和一个少年的选择,书写着医路漫漫,初心如炬。(记者 许天长 通讯员 戴庆来 陈立强 朱雅琴 编辑 竺甜甜)

相关文章
闪电评论 | 铁规砺初心 作风启新程
2025-04-21 01:26:00
千万网红擦边直播,被警告7次还活蹦乱跳!平台回应
2025-04-18 19:07:00
一本“传家宝”,串起宁波四代村医的坚守与选择
2025-04-18 10:05:00
吃“海底捞”竟把牙吞进气管里?还好二一五医院医生会“肺里捞”
2025-04-17 17:55:00
口腔·正畸妙术‌ | 高雪医生再创精准矫治案例
2025-04-17 1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