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芳杰
当学校食堂绞肉机上的活蛆,被陪餐家长目睹,校园餐安全监管漏洞,再次刺痛公众神经。
据央视新闻,5月23日下午,有网友反映,浙江宁波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食堂的绞肉机中有大量蠕动的活蛆。宁波市教育局已派出工作组赴余姚开展紧急处置工作。
据余姚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当日,姚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崇文校区(小学部)家长陪餐时,家长进入食堂后厨发现一绞肉机内有蛆虫。经初步调查,家长反映绞肉机内有蛆虫的情况属实,系该绞肉机在上次使用后未按要求及时规范清洗导致。
目前,学校已对食堂进行全面消杀、清理。同时,余姚市将依法依规开展全面调查,对违反校园食品安全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从字面表述来看,活蛆的出现源于“上一次使用后未清理机器”,属偶发现象。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蛆虫的滋生与聚集,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环境。也就是说,该食堂日常的清洁管理并不符合规范?如果不是被家长“撞见”,甚至都没有整改的契机。
这些表象暴露出,尽管推行了“校长负责制”“家长陪餐制”“明厨亮灶”等监督制度,但还是存在日常监管流于表面,形式主义吞噬校园餐安全防线的大疏漏。
以案为鉴,除了对失职人员强化问责,还应畅通家长投诉与集体诉讼的渠道。在固有的校园餐厅经营模式下,可以考虑引入市场竞争,借鉴高校食堂引入多家运营商,竞争服务质量的模式,通过公开招标,让家长和学生掌握选择权。山东威海的“妈妈餐厅”也提供创新路径,有资质的家长直接参与食堂运营,提升了管理专业性。
校园餐食品安全,不只是底线,更是道德的试金石。希望每一份校园餐都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