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迷们为阳西队呐喊助威。李启增 摄

阳西业余足球活动蓬勃开展。李启增 摄

夜幕降临后,许多游客在北额岭消暑纳凉。赫鹏翀 摄

沙扒镇群众传承和保护着风筝这一非遗体育项目。陈旭欢 摄

观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阳西旅游产业发展。赫鹏翀 摄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阳西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所设施建设,全县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已实现所有行政村100%全覆盖,并打造出“15分钟体育运动圈”,让广大群众以良好的体魄投身“百千万工程”。
在近期结束的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中,阳西籍跳水运动员谢佩铃勇夺一金一铜的好成绩。这位年仅15岁的程村妹,用自己完美的表现为家乡阳西实现了体育世界冠军“零的突破”,也引领了阳西群众关注体育赛事、投身全民健身活动的新热潮。
山海阳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体育+旅游”相得益彰。随着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日臻丰富以及非遗体育项目的“活化”保护,阳西以体育为媒,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赛、体验和游玩,为文旅产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本期统筹:杨世华 梁远红 黄超颖 黄韬炜 赫鹏翀
“阳超”赛场人气旺
群众体育活动热力足
日前,2025年阳江市足球超级联赛阳西赛区首场比赛在阳西县方正中学拉开战幕,吸引了众多阳西足球爱好者和外地球迷观战。作为阳西队的首个主场比赛,现场球迷热情高涨,他们的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在夏日里共同享受着足球带来的激情。
记者从阳西县足球协会了解到,阳西业余球员近年来积极参加市县各类赛事,为家乡赢得了许多荣誉,也赛出了阳西人的风采。在夯实群众基础和校园足球阵地的同时,阳西也走出了郑振贤、周启健这样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球员,其中周启健还曾入选国青队。
“阳西足球队是一支由本土业余球员组成的队伍,我们将认真打好接下来的‘阳超’联赛,争取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家乡争得更多荣誉。”阳西县足球协会会长梁大霄说。
近年来,群众性足球活动在阳西各地蓬勃开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23年1月,沙扒镇前海村由前海村热心乡民捐资带动,筹集资金近6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七人制足球场,这也是阳江市首座乡村足球场。
如今,“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全民健身理念在阳西不断深入人心,各类全民运动会接连举办,乡村体育赛事“农味”十足。
近年来,阳西成功举办了“碧桂园杯”乒乓球公开赛、沙扒月亮湾半程马拉松等颇具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阳西“村BA”“公仆杯”等业余篮球赛事也在城乡各地轮番上演。2024年,塘口镇举办了“富硒杯”全民运动会,其中奖品都是塘口本地特色的富硒农产品,既展现了塘口特色,也十分接地气。
观赛旅游两相宜
体育“点亮”夜经济
被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成为今年夏天国内“体育+旅游”的惊艳之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其他地区竞相效仿的对象。
“阳西赛区看台上的球迷们非常热情,他们从头到尾敲锣打鼓,为球员们加油,是我们球队最忠诚的‘第十二人’。”梁大霄表示,在打好比赛的同时,也将保持好阳西赛区的良好观赛氛围,通过学习“苏超”的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阳超”联赛阳西赛区首场比赛中,也有许多从海陵、江城等地赶来观赛的球迷,他们一边观赛一边在阳西游玩,充分感受山海阳西的魅力。
“我从海陵赶过来观赛的,现在溪头大桥通车后,过来阳西就特别方便了。这两天我带着家人到溪头、沙扒等地游玩,对阳西的夜市印象很深刻。”球迷黄先生表示,这次在阳西看比赛、逛夜市,家人们玩得都很开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经济是城市活跃度的“晴雨表”,也是拉动社会消费的重要引擎。阳西地处南海之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开展夜经济活动。
暑期是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当夜幕降临后,游客们在沙扒湾美食特色街一边品尝着墨鱼饼等特色美食,一边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伴着阵阵海风观赏灯光夜景和烟花绽放,看着高耸的摩天轮变换不同的色彩,这样美好的场景令人难忘。
在位于阳西县城西湖公园的夜市里,阳西旅游产品和特色美食也得到了集中展示,凉拌菜、水果夹爆、上洋鱼祃等阳西特色美食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近年来,阳西夜经济日臻成熟,既拓展了就业渠道,又促进了旅游发展,但也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阳西相关部门加强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护航夜经济健康发展。
□一线实践
沙扒风筝:
让非遗体育项目“飞起来”
风筝是一种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我国风筝素有“南鹞北鸢”之称,阳江风筝则是“南鹞”的典型代表。
阳西是远近闻名的风筝之乡,风筝是沙扒镇疍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疍家人对出海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风筝文化,沙扒镇传承和保护好风筝制作技艺,进一步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风筝制作技艺在沙扒镇有着悠久历史,沙扒人在制作风筝过程中需要将“扎、糊、绘、放”传统“四艺”融会贯通。制作者首先根据风筝的尺寸规格,破竹削蔑扎制风筝骨架造型,再用砂纸裱糊并用刀片修边,用粗犷的大色块来绘画,用摆臂技巧放飞调试,力求风筝凌空后呈现“生动灵活、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观赏美感。
沙扒风筝包括“龙串类”“灵芝类”“板子类”“软翅类”等,制作特点是追求色美、生动。当地群众制作风筝坚持创新发展,纯手工制作的风筝样式繁多,多以花鸟虫兽、神话人物作为创作题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岭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