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4年度临沂市十大改革精品案例名单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19:00    

https://appdata.langya.cn/

在临沂客户端讯为全面展示我市改革创新实践成果,近期,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临沂市改革精品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案例征集、初选审核、专家评审等程序,评选出全市十大精品案例,现将案例名单予以发布。

临沂市十大改革精品案例名单

1.群众诉求专项深办改革

提报单位: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

2.“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提报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3.打造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沂蒙好例

提报单位:市委组织部

4.创新实施“一重点产业一代表小组”机制

提报单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5.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

提报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6.创新实施党建溯源机制

提报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7.商城数字化改革

提报县区:兰山区、临沂商城管委会

8.探索农村产权价值转化机制

提报县区:费县

9.探索镇街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新路径

提报县区:莒南县

10.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

提报县区:沂南县

临沂市十大改革精品案例

案例一:群众诉求专项深办改革。2024年以来,临沂市针对热线首发群众诉求比较集中、久拖未决、办理满意率低的问题,组织卫健、公安等25个相关部门,围绕就医难、交通拥堵等38项民生实事开展“专项深办”,通过深挖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政策性漏洞等问题根源,推动诉求办理工作从“点上办理”延伸至“面上治理”,从“接诉即办”升级为“未诉先办”,从“办好一件事”拓展到“解决一类事”“防范一类事”,持续深化改革热线首发工作,构建起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2024年,“专项深办”领域共受理群众诉求27.53万件,同比下降26%;群众满意率95.61%,同比提升3.02个百分点;形成制度性改革成果286项,成效显著,热线首发逐渐成为深化改革的策源地。同年10月,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暨标准化工作推进会议在临沂市召开,对“专项深办”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案例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2024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大力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政策服务免申办、政企双向互动,通过多表合一减材料、一窗受理减时限、一网通办减环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落地实施121个“一件事”,材料、环节、时限分别压减37%、53%、73%。8项改革成果在国办座谈会、全省现场会等会议上进行展示汇报。充电桩报装“一件事”被国办秘书局发文推广,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被国办政务办推广,用地用林“一件事”被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推广,人造板生产许可证办理“一件事”被省市场监管局推荐为全国提质强企典型案例。

案例三:打造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沂蒙好例。市委组织部坚持以组织振兴领航乡村振兴,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在全省叫响“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的临沂经验。一是组织联建。跳出“就村抓村”的思维定式,推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以10个村左右组建1个片区,建设80个“好日子”示范片区,成立实体化运行的片区联合党委,形成片区统筹、权责一体的运行机制。二是产业联兴。打包市县涉农资金,整合各类要素资源,规划建设30个小微产业园,发展147个工农融合型产业项目,带动片区村成立62家强村共富公司、516个共富工坊,实现“片区发展、集体增收、村民就业”。目前,片区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34.5万元。三是治理联动。发挥片区党委统领作用,推行重大事项联合审议,坚持做优网格、一网覆盖,形成“片区联合党委—行政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治理架构,排查化解矛盾隐患1448个,解决群众诉求9062个,片区村12345热线工单量同比下降39.7%。

案例四:创新实施“一重点产业一代表小组”机制。临沂市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破除“地域”和“层级”的限制,将与全市重点产业紧密相关的全国、省、市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设立商贸物流、战略新兴、木业等11个产业代表小组,构建了“一重点产业一代表小组”机制,并在全国率先探索专家学者参与代表小组活动,聘请各产业领域知名专家教授22人,为小组活动提供智力支持。聚焦制度机制、组织实施、成果运用等关键环节,完善小组活动链条,推动代表履职常态化实效化。此外,注重将产业代表小组与“三点一站”平台相结合,深度拓展市人大184个营商环境监测点、43个社情民意观察点、26个立法联系点和697个代表联络站的作用方式,探索上下贯通、代表联动机制,形成了“产业小组+产业专班+智库专家+政府部门”联动工作模式,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受到全国人大肯定推广,全国人大新形势下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在临沂召开。

案例五: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2024年以来,临沂市以融合改革5种模式为主线,以项目引建为抓手,全力打造文旅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擦亮“红色沂蒙·时尚临沂”文旅品牌。实施股权合作,推动琅琊古城与国企合作,成立省内首家混合所有制文旅企业,让“堵点”变“亮点”,成功入选“全国优选文旅投融资推荐项目”“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盘活低效资产,借势“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通过租买结合、创意推动等方式盘活“万兴都”等低效闲置资源,让“城区”变“景区”。坚持项目投资、品牌运营“一起抓”,对接袁家村、同程、锦江等企业,加大运营合作,让“单赢”变“多赢”。强化业态融合、活动助力、数字赋能,提高游客“粘性”和“过夜率”,让“观赏”变“体验”。2024年,全市文旅产业增加值超过590亿元,同比增长7.2%;接待游客9357.6万人次,旅游收入87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3.9%。

案例六:创新实施党建溯源机制。近年来,临沂市倡树“工作出问题,党建找原因、抓整改”,研究出台了市直机关工作问题党建溯源试行办法,打通了“问题发现—溯源路径—对策研判—联动整改—评价管理”全链条溯源流程。创新“解题式”设计,引导各部门单位以“有解”“优解”思维,聚焦业务“点题”、党建切入“破题”、联动整改“解题”、分级参与“答题”、闭环复盘“验题”,最终求得党建引领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注重“链条式”管理,由事及人、由表及里,查思想、查作风、查能力、查责任,真正让全体党员成为溯源主体。坚持“逆向式”推进,变单纯的党建向业务“聚合”为倒逼业务向党建“求解”,党业融合“去虚从实”。探索“嵌入式”督查,深化践行典型引路法,攻坚项目“先立后破”,真正让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入围“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专题展示。

案例七:商城数字化改革。兰山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深入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时期商城转型的突破口,突出抓好直播、跨境、垂直、工业“四类电商”,重点打造“四大数字平台”,赋能企业商户降本增效,加速推动传统商城向数字商城转型。一是搭建中国大集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解决线上线下渠道不通、内贸外贸不畅等问题;二是开发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解决车货匹配效率不高、成本优势缩小、园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建设“沂链通”供应链票据平台,解决商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四是搭建垂直电商平台,解决供应链优势不强、上下游整合不足等问题。通过“四大平台”建设,实现了商贸物流降本增效。2024年,商城网络交易额突破1696.5亿元,同比增长17.7%;物流拼车成本下降了20%,货车空驶率降低8%;商城企业融资成本从7%降至3.4%;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突破520.6亿元。

案例八:探索农村产权价值转化机制。为解决农村资产“交易服务难、产权融资难、资源变现难”等问题,费县探索实施农村产权价值转化机制,通过搭建农村产权管理平台,实行线上交易“一网通办”,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更加规范高效;创新设施农业背书鉴证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为农业大棚办理大棚证,金融机构认可授信,健全“政、基、银、保、担”五方风险共担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因地制宜拓展农村低效用地、闲置农房、存量资产等闲置资源转化路径,有效促进农村与城市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完成交易462笔、7445万元,溢价率达30.4%;办理大棚证360余宗、预授信1.6亿元。

案例九:探索镇街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新路径。为解决基层执法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等问题,莒南县深入推进镇街执法体制改革,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明权责、一体协同强共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重塑执法架构,在镇街成立综合执法队,通过优化组织、下沉编制、充实力量,确保基层的事情有人干;科学匹配权责,分类下放执法事项,厘清职责边界,推动镇街有责又有权;协同联动监管,创新“执法+”工作模式,探索执法与网格治理、监管服务、执法监督相融合的多元化基层治理机制,入企执法频次下降30%;增强镇街权限,创新出台《县直部门派驻乡镇(街道)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赋予镇街统一指挥权、考核考评权、推荐提名权、负面否决权,实现派驻人员县属镇管镇用。

案例十: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为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打通乡村发展难点堵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沂南县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进一步提升合伙效能、拓展合伙范围,升级为同心共建和美乡村,通过共富联盟合伙共赢、抱团发展合伙共建、多方参与合伙共治、片区推进合伙共促四种新模式,提升集体收入、搭建产业平台、深化基层治理、促进城乡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合伙人”2.0版。合伙人制度实施以来,全县累计达成合伙项目意向818个,撬动社会资本55.98亿元,村集体累计增收7950万元,受益群众达7.4万户次。有关做法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经济日报、中华时报、新华社等多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家君

编辑:吕金妮

相关文章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2025-04-24 18:46:00
2024年度临沂市十大改革精品案例名单发布
2025-04-24 18:19:00
宿迁市市场监管局“开药店一件事”办结率持续领跑
2025-04-24 15:40:00
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暨全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宝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4-24 13:23:00
大山深处茶香飘 安康市汉滨区晏坝镇举办茶产业主题新闻发布活动
2025-04-23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