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敬老餐厅有点与众不同,锅勺碰撞间,烹饪出的不只是美食,还有邻里间幸福的味道。
4月9日中午,位于绿园区自立街道的金色欧城社区敬老餐厅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食物香气,餐厅内并没有人吃饭,后厨却传出说话的声音。
“淀粉提前用冷水泡一下,油温六成热下锅,这样炸出来的锅包肉才能金黄酥脆……”居民围在灶台前,看着厨师何井明将里脊肉滑入油锅,“滋啦”声响中,何师傅边翻动锅铲边讲解。居民禇本育恍然大悟,这的确与他的做法不同。
这场生动的厨艺培训课,正是社区“敬老餐厅+”服务体系中的特色场景,也被居民称为厨艺研习社。
“之前在与居民聊天时,一些独居老人常常会说一个人做饭没意思,一个人吃饭没滋味。”这句话刻在金色欧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孙丽荣的心上。去年11月,金色欧城社区敬老餐厅开门迎客,渐渐地,这里从单纯的敬老餐厅成长为生活驿站,孙丽荣说:“我们不断延伸敬老餐厅服务功能,定期开展厨艺培训、美食品鉴等活动,我们要打造一个美食港湾,用炊烟课堂烹饪邻里新温度。”
“注意看淀粉沉淀后的分层状态”“焯水时加盐锁住蔬菜的绿色”禇本育在脑海中慢慢过滤着老师在操作中的细节处理,“我平时挺喜欢做饭的,但总做不好锅包肉,刚才跟老师学了一招,加橙汁提鲜,酸酸甜甜的,很清爽。”禇本育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家尝试新做法了。洒进餐厅里的阳光温暖和煦,日复一日地见证着餐厅里一幕幕温馨画面。
70岁的赵慧敏和几位老姐妹从社区舞蹈活动室排练完下楼,便径直来到了社区敬老餐厅。“我可喜欢在这吃饭了,饭菜合口味,价格还实惠,更重要的是能和朋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感觉特别有家的味道。”
“这也正是社区打造敬老餐厅的初衷。”孙丽荣一一细数起敬老餐厅的服务项目:精心定制了约20余种低盐、低油、营养均衡且经济实惠的敬老菜品;秉持“新鲜即达”的原则,所有菜品均采取现点现做的模式,让老人每一口都能品尝到饱含温度与锅气的可口饭菜;60岁以上老人只需支付9.9元就能享用敬老菜品,同时还会赠送一份素菜;餐厅还开通了敬老卡刷卡功能,实现一卡通用,方便老人就餐;对于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免费用餐服务,让高龄老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餐厅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却让“家”的温暖轮廓愈发清晰——这里的故事,正如那灶台上传出的浓郁香味,那是属于整个社区的幸福味道。
来 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