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董琪 摄影报道)"王叔,您的新残疾证办下来了!"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窗台,福新街道代办员小林就带着好消息来到了残疾人王建国家中。接过崭新的证件,王建国连连道谢:"多亏你们帮忙,要不然我这把轮椅还真不知道要怎么跑那些部门。"
这样的感谢,小林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作为福新街道首批"政务代办专员"之一,她和同事们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低保申请、残疾证办理等上门服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跑腿干部"。

60岁的陈阿姨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之一。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患有脑瘫的孙子,生活十分困难。想申请低保补贴,却因为要照顾孙子脱不开身,一拖就是大半年。代办员上门了解情况后,不仅帮她整理好所有申请材料,还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加快审核进度。"从申请到领钱,我连门都没出,这样的服务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陈阿姨说着,抹了抹眼角。
福新街道的政务代办服务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道出了"秘诀":一是"专员制",每个社区配备2名专职代办员,经过系统培训,精通各项业务;二是"清单化",将低保、残疾证等高频事项所需材料印成通俗易懂的"明白纸";三是"闭环管理",从受理到办结全程跟踪,确保件件有回音。
残疾人老赵对这套服务流程感触颇深。去年他想办理残疾等级升级,但复杂的程序让他望而却步。代办员小张得知后,带着材料清单上门,陪他去医院做鉴定,再到各部门盖章,最后把升级后的残疾证和配套的福利政策一起送上门。"以前办事像'闯关',现在像'点外卖',方便得很!"老赵笑着说。
据统计,自政务代办服务开展以来,福新街道已为居民节省办事时间超2000小时,群众满意率达99.6%。特别对于残疾人群体,街道还与残联合作,提供"残疾证办理+福利政策咨询"的一站式服务,让好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林边说边整理着手中的材料袋,她的下一个预约是去给80岁的李奶奶办理高龄津贴。福新街道的代办专员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可以有温度。在这里,"群众跑腿"变"干部跑腿","多头跑"变"一次不用跑",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贴心与温暖。
责编: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