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原标题:
陆萍:以钢绳为笔 匠心书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陆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份荣誉是对我和团队最大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陆萍说,接下来,她将立足新起点,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克更多钢丝绳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贵州力量。
25年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她,毅然投身钢绳生产一线车间实习。面对艰苦的环境与“傻大黑粗”的钢丝绳,陆萍却在日复一日的钻研中找到了职业价值。她用4年时间,从青涩学子成长为技术骨干,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思维,独立主持或参与研制多项高精尖技术产品,成功突破行业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多项产品空白,成为中国钢丝绳行业的领军人物。
2017年,是陆萍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钢丝绳制造行业迈向世界舞台的里程碑。由她带领团队主导起草的ISO 2408:2017《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项标准的诞生背后,是长达5年的艰辛历程。作为行业内首个“吃螃蟹”的团队,他们不仅要克服缺乏国际标准起草经验的困境,更需用充分的论据说服各国专家同意立项。为获取标准所需的技术参数,团队专门研发出直径达264毫米的超大规格钢丝绳,通过无数次试验获取精准数据,最终以硬核实力赢得国际认可。正如陆萍所言:“国际标准不仅是产品规范,更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竞争的重要桥梁。”
在陆萍的带领下,贵州钢绳集团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作为从“三线”企业发展而来的行业巨头,集团先后主持参与制、修订73项国家、行业及国际标准,多项拳头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远销全球市场。而作为“绳端技术先锋”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陆萍更将目光投向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近五年来,她的工作室已孵化出多个创新团队,为企业培育出高级工程师、技师等专业人才,构建起坚实的技术人才梯队。
如今,陆萍的研发团队正同时推进20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大型风电系泊缆研发项目备受瞩目,一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将有望打破我国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车间一线到国际标准制定,从技术攻关到人才培育,陆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她与团队以钢丝绳为纽带,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