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两个“着力”,既是工作的着重点,也是工作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学风和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妨碍了“两化”。因此,这“两个着力”必须同步努力,在端正学风和文风中推进“两化”。
为此,有必要在推进“两化”时,打好一个攻坚战,做好四篇大文章。
一个攻坚战,就是学风和文风攻坚战。重点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指出的理论宣传中存在的“一多一少”问题,即“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的少”。我们既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又要把“知”“情”“意”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将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四篇大文章,就是在“坚持”“扎根”“赓续”“厚植”四个方面做好四篇大文章。
第一篇大文章,是“坚持”,坚持“两个结合”。构建体系化和学理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以“两个结合”为逻辑主线。尤其要注意遵循“第二个结合”,把创新理论的“魂脉”和“根脉”讲清楚。
第二篇大文章,是“扎根”,扎根中国大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脚板走遍中国大地,不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重大决策,而且在实地考察中落实重大决策。我们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更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一要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去研究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追寻足迹”中领悟和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来自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二要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要从书房里走出来,用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推进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第三篇大文章,是“赓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今天无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还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都必须端正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不良影响的学风和文风,在赓续中华文脉中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四篇大文章,是“厚植”,厚植学术根基。在学问之路上,除了实事求是,还是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更没有弄虚作假的容身之地。无论深化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还是增强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都必须厚植学术根基,让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富有科学性民族性的文风滋养出百花齐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园地,以中国学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为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