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发轫之举,承载着收获的希望。
今天( 3月21日),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二十余家部门和单位在临平区运河街道杭南村举办以“科技助农、新质赋能”为主题的2025年春耕备耕科技下乡现场服务活动,现场近 500人参加。在现场,“新品种”“新装备”“新农人”“新科普”与“新质生产力”结合,“新”潮澎湃,为杭州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杭州市农业主导品种145个、主推技术101项,杭州市十大特色新品种(品系)以及2024年度十大基层农技推广典型案例,向农户和经营主体赠送100万元农资和各类优质种子种苗,并为14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授牌,为新一轮市级农技首席专家颁发聘书。
活动现场还重点展示和推介农业科技新质生产力成果。实物展示了杭茄2022、杭椒多利、杭杂504、杭杂602、杭黄2016、球盖菇18、脆玉草莓、钱江糯6号、杭薯1号、金富贵兰花等十大特色新品种及其他杭州市自主选育品种和成果转化产品。
在先进农机装备展示区,AR眼镜、便携式害虫采集识别系统、纯电动履带式旋耕机、履带乘坐式有机肥撒肥机、自走式藤蔓碎枝机等一台台高效农业新装备,让广大农户现场感受数字智慧农业的科技魅力。

“利用无人机,一天能给300亩地打药,相当于节省了 20人以上的人工,而且无人机晚上也能作业,对大面积的耕种土地来说更加方便省力。”现场展示先进农机设备的极飞科技售后工程师万刘佳表示,目前无人机助力农耕作业已屡见不鲜,但新款发布的农用无人机具备喷洒、播撒、运输和航测功能,最大载重达 80 公斤,“如果施肥的话,10秒钟可以撒完一袋肥。”万刘佳说,目前正值茶叶开采、油菜追肥阶段,无人机都能帮上忙。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植保无人机操作大赛,8名年轻的“飞手”同台竞技,以赛促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低空经济发展。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科技、送农资、送文化、送健康”等“七送”科技助农服务,为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送上农业科技大礼包。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服务2339次,参加专家4947人次,服务广大农户和经营主体11358人次,推广技术938项、品种623个,开展培训160次,解决各类农业生产问题116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