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建始有支女子民兵连:乡村振兴“领头雁” 守护平安“铁娘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01:00    

建始县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民兵参加射击训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李晓明 艾欣 实习生 李芷依

“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倒咱们一双手,凿石千方砌田坎,背土万筐一亩田。”4月16日,在建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中心,83岁的黄圣秀听到这句话,眼里泛着光。

这句话,描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始县高坪镇青花公社(现青花社区)的民兵们开山造田的场景。在那支民兵连队伍中,有一个女子民兵班,黄圣秀是女子民兵班班长。在那个“治山治水治穷”的年代,她带着十几名女民兵苦练本领、战天斗地,巾帼不让须眉,该女子民兵班被原武汉军区授予“铁姑娘战斗队”荣誉称号。

如今,在建始县高坪镇,一支名为“青花女子民兵连”的队伍活跃在大山里。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她们带领村民致富、守护乡邻平安、传播文明新风。

为抓匪徒,“铁姑娘”三天三夜没合眼

“砰!砰!砰!”傍晚时分,建始县青花公社的粮店门前,三枚信号弹升空。听到声响,正在家中吃晚饭的谭绍英放下碗筷,换上迷彩服,一路小跑赶到粮店。此时,粮店门前已经集结了不少民兵,有男有女。

“大家注意了,接上级通知,最近有一伙匪徒流窜到青花公社附近,已经伤了好几个人,上级要求我们展开搜捕。现在分配任务,女民兵留守公社,男同志上山搜捕。”民兵连长一声令下,谭绍英和姐妹们每人领取1杆步枪、10发子弹,开始在公社值守。

这是发生在1976年8月的一次民兵集结。

“我记得当时三天三夜没合眼,大家轮流值班,坚守了十几天,一直守到那伙匪徒落网。”在建始县高坪镇青花社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那些事,69岁的谭绍英如数家珍。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建始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物资匮乏。为了生存和发展,青花公社开展“治山治水治穷”活动,并于1964年在民兵连的基础上增编了女子民兵班。谭绍英回忆,因为地少人多,为了让更多人吃饱肚子,公社组织民兵开展“坡改梯”土地治理。坡改梯,就是把原来的土石坡改造成梯田,用于耕作。

凿炮眼、扛石头、挖地基、背土方……尽管已经有些记不清最近发生的事情,但作为女子民兵班的第一任班长,黄圣秀依然记得当年和大伙一起挥洒汗水的时光。“你别看我们是女同志,当年我们都能挑起100多斤重的石头咧。”黄圣秀笑着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在民兵队伍里,不管是男是女,大家做起事来都不惜力,“明知路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上前。”

经过数年的努力,两片土石坡变成了“既养眼又养人”的层层梯田,种上了庄稼,缓解了粮食紧缺的情况。

1973年1月,原武汉军区授予青花民兵连女子民兵班“铁姑娘战斗队”荣誉称号;同年2月,湖北省军区发出“向青花民兵连女子民兵班”学习的号召,“铁姑娘战斗队”一时名扬荆楚。

2010年4月9日,建始县人武部以高坪镇机关干部、致富能手为骨干,重新组建女子民兵连,之后更名为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当时的镇妇联主席黄美清被任命为连长。

为提升大家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建始县人武部、高坪镇武装部组织女民兵开展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

建始县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民兵帮助村民清淤。

2016年7月中旬,连日的暴雨导致洪水突发,高坪镇大店子村、白果树村等地的民房淹水。7月20日一大早,黄美清组织民兵连的十几位女民兵及家属,穿上雨靴,带上发电机、高压清洗机、铁锹等工具前往大店子村,帮助村民清理屋内淤泥,清洗房屋。女民兵姚永忠还记得,那一次,她带着丈夫和女儿,从上午一直干到晚上。

近年来,建始县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每次遇到大型旅游推介等活动,女子民兵连都会参与到活动保障、演出等工作中。黄美清说:“‘铁姑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老一辈的好传统,我们不能丢。”

直播带货,让富硒土货走红网络

青花社区由青里坝村等几个村庄整合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设在原青里坝村。这里是青花民兵连女子民兵班的发源地,也是建始花硒谷避暑康养小镇的核心区域。

4月15日,艳阳高照。青花社区的油菜花开得正旺。放眼望去,满坡满野的金黄。

谭绍英的家就在梯田之上,一栋白色小楼。昔日女民兵们肩扛手挑打造的“口粮田”,如今已成为青花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一部分,种上了药材、蔬菜等。

青花社区妇联主席、青花女子民兵连指导员龙严君介绍,2018年,两家企业落户原青里坝村,打造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医养融合、康养融合为一体的青花田园综合体项目。

建始县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民兵走访村民。

如今,青花田园综合体五大功能区(综合旅游服务区、美丽乡村民宿区、富硒农业产业区、温泉康养度假区、科普教育互动区)全部建成,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里还组建了药材种植、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劳务合作、民宿旅游等5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青花社区供销社,社区集体收入达到30多万元。今年清明节期间,来这里的游客日均超过3000人次。

昔日的“铁姑娘”,是战天斗地的女汉子。今日的“铁姑娘”,是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在青花女子民兵连里,有许多致富能手。

2020年,原青里坝村迎来康养旅游的热潮,村民毛凤年从外地返乡,开起了民宿。“从小就听我母亲说起民兵连的故事。”毛凤年介绍,每年暑期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她家的百草园民宿总是一房难求。随着民宿生意的火爆,跟着毛凤年做事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2024年,毛凤年加入女子民兵连。“我从打工妹变成了民宿老板,现在又成了我们青花女子民兵连的一员,我学到的东西更多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她说。

此前,远在广州从事网络销售工作的刘礼桃,从民兵连队员那里得知村里农产品销售回本慢、周期长。她毅然返回家乡,与民兵连队员们开通了直播带货平台,让村里的恩施富硒茶、富硒小杂粮、富硒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畅销多个省市。

如今,走进青花社区,瑛华农家乐的小桥流水,尽显山水田园清新优美;山水塘民宿的古朴根雕,彰显土苗文化的神秘悠远。还有张家的豆腐坊、李家的米酒馆,这些创意均来自“铁姑娘”的慧心巧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青花田园综合体顺利运营,越来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移风易俗,让土家婚俗圈粉年轻人

“当年,想加入女子民兵班可不容易。除了军事素质要过硬,还得团结邻里、贤惠持家,在公社里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年的女子民兵班班长黄圣秀说出这番话。

黄圣秀是村里的媳妇。担任民兵班班长时,她的丈夫还在部队服役。每天参加民兵训练前,她都会早早起床挑水、捡柴,打点好一切后再出门。训练、劳动过后,她把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扛在肩上,从无怨言。

说起当年的事,黄圣秀眼含泪花:“我们是从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做人,懂得感恩。”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铁娘子”将传播文明新风的重任扛在了肩上。

“栀子开花叶儿翠,听我唱首十姊妹,十姊十妹当堂坐,听我唱首开台歌……”

3月21日晚,一场生动展现土家族传统婚俗的“陪十姊妹”表演,在建始县业州镇乐家坝村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唱歌的黄美清、杨万慧、姚永忠、唐芳等人,都是高坪镇青花女子民兵连的民兵。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表达了新娘与未婚姐妹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歌曲感恩父母、不舍亲情、难忘友情,传递出浓浓的孝老爱亲之情。

曾经,随着口袋越来越鼓,一些村民频频出现在麻将桌上。“不能让村民在麻将桌上消磨时间。”在黄美清的号召下,青花女子民兵连以挖掘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创建了建始县土家族原生态婚俗文化传承队。

为了不让优秀民族文化瑰宝失传,黄美清带领民兵连里的文化骨干挖掘、搜集、整理出20多首民歌,自编创作出《结婚歌》《劝君莫搓麻将》等30多个富有乡土气息和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还将其搬上了舞台。

在位于高坪镇的女子民兵连活动室,一到晚上就充满了欢声笑语,开展教育、政策宣讲、唱红歌……活动丰富多彩,女民兵唐芳是这里的常客。2017年4月,唐芳组织开设首届“高坪镇广场舞队长培训班”,给参训的队员提出了“文明跳舞、向善向上、拥抱正能量”的期望,同时开展广场舞展演,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建始县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新时代的青花女子民兵连,用别样的方式演绎着“铁姑娘”的精神和风采。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靖边公安东坑派出所:“四季勤务”念好乡村振兴“致富经”
2025-04-28 15:13:00
建始有支女子民兵连:乡村振兴“领头雁” 守护平安“铁娘子”
2025-04-28 15:01:00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路畅业兴 小山村迎来“奔村游”
2025-04-26 21:42:00
中国队公布世界田联接力赛参赛名单 谢震业 梁小静领衔
2025-04-26 18:15:00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鱼泉村鱼泉沟等3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2025-04-23 2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