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寻味团带大家感受一次特殊的路线,坐绿皮火车来一场硬座之旅,直达本溪桓仁五女山。东北七大世界文化遗产就有五女山,登顶看云海和日出,景色美得能把人感动哭。从今年四月底开始,本溪五女山号旅游列车串起了本溪旅游的一手好牌,把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都展现在你面前。沿途还有本溪人儿时的经典美食,寻味团这次帮您都搜罗好了。

道 | 口 | 馅 | 饼
第一站是本溪“钢铁之都“,穿城的铁路维系着本溪的命脉,找儿时的味道就去最地道的烟火聚集地——铁路道口,这家馅饼店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他家都是现点现烙,馅饼整个饼皮特别酥脆,里边又不失筋道。就拿萝卜馅饼里的萝卜来说,想要脆嫩不焯水还得去涩味突出清香,馅饼里的萝卜就得靠纯压了,不仅要保持纤维结构完整,还要压出多余水分。咬第一口就好像脆嫩的萝卜一头扎进了牛肉的醇香,口口都是满足。


全牛肉馅也非常受欢迎,用的是肥瘦相间的牛肋条,把牛肉的原味都锁在里边,加上简单的香料和蚝油,再来点洋葱中和油脂的腻,顺便添一点洋葱小俏皮的甜辣,两种食材完美契合。

辉煌的钢铁工业给本溪这座城市注入了硬朗的气质,放慢脚步走进烟火里,你会更理解它温柔的心。

小 | 市 | 羊 | 汤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小市。别看小市镇地方不大,羊汤的名气在全国正经有一号。小市就差叫羊汤城了,当地国宝绒山羊那可真是享誉全国。


好羊汤的精髓在于长到两三年的、一百一二十斤的绒山羊。这时候的羊,长期在山间奔跑,肉筋与油脂积累得恰到好处,肥瘦相间肉质非常好,肉嫩味还足,羊肉达到最好的状态。

羊腩肉五花三层肌理非常好,它做出来的羊肉汤口感非常佳。按照四两肉三两血的标准,把羊腩切成大小均块,跟羊血一起入锅。这个比例调出来的羊汤,肉筋道、血丝滑、味够鲜,根本喝不够。

一个小镇就有180多家羊汤馆子,600年的光阴织就了一张羊汤地图,化作山野间的味觉密码,小市人用双手和热忱共同守护着本地的招牌。
特 | 色 | 小 | 炒
第三站就到五女山了。我们找到了桓仁当地的一家特色小炒,属于30多年老店,而且地图上都搜不到。小店不大但都是熟客,是从小吃到大的当地人,就是地方太小,要吃上这口,得排队。
小店主打的下货汤(猪肺、猪肝、猪肠、猪肚等等),这个特别的菜肴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山里的生活哲学,不追求精致摆盘,只讲究物尽其用。

另一道招牌菜叫杂拌菜,是特别典型的家常菜炒法,不靠摆盘不靠名头,就靠新鲜得恨不得刚从地里取出来的食材。土豆片炸得金黄酥脆外焦里嫩,豆腐切块炸到微黄更能吸饱酱汁,木耳泡到脆嫩爽口。清甜多汁的白菜,带着泥土甘洌的胡萝卜,最后再加上够辣的尖椒,为整道菜注入一抹清香。

为了看一场五女山的日出,寻味团在凌晨2:50就站到了山脚下。每个进来的人都是意气风发、精神头十足。小小五女山,要登上去也需要费点力气的。有的人是为了奔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人是不经意之间的相遇,还有的是为了和朋友一起来庆祝生日,反正都是为了共同欣赏日出那一瞬间,感受云海的魅力,体会生命的感动。



本趟列车穿起了整个本溪最美的风景,每一站都会有好吃好喝好玩的,好山好水配美食就是绝配!慢慢走、多回头,在旅途中发现有意思的人,看看别人过着的有意思的生活,学习用澎湃的生活热忱给自己的平淡添满色彩。
今晚21:10,《妥妥的乡味》与您一起逛吃本溪看云海。
编辑丨诗彤彤
图片 视频丨《妥妥的乡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