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文凭对中企吸引力下降,不如去港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4:39:00    

【文/观察者网 柳白】在特朗普政府收紧留学签证、大砍高校经费等一番折腾下,美国高校的“光环”正加速褪去。

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就读期间,23岁的中国经济学专业学生Vanora Li 曾考虑过在美国继续深造,但最后改了主意,选择前往香港大学。

“近年来,美国硕士学位的含金量有所下降。”她说,中美关系紧张削弱了美国毕业生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而且美国就业市场“对国际学生而言并不那么友好”。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邓希炜指出,美国的“新政治形势对香港有利”,使得港大能够“吸纳更优秀的人才”。

英国《金融时报》在9月6日发表的报道中指出,几十年来,香港高校一直是西方和中国学者“东西方交流”的中心,他们热衷于在与中国和亚洲相关的研究领域追求学术目标。

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数据,港大教研人员数量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13%。其中,内地学者占比从2018年的约22%上升到如今的三分之一以上。

具体而言,商学院教研人员数量已从2018年的84人增至本年的117人。医学、牙科、工程及科技学院的教研人数也有所增加。港大表示已有来自欧美地区的学者加入,但未提供具体细分数据。

与此同时,港大学生总数也明显增多,从2018年的29099人增至2025年的42330人。

港大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升至第11位,高于去年的第17位。这一排名超过了耶鲁(第21)和普林斯顿(第25)。

香港大学 IC Photo

在邓希炜看来,美国的“新政治形势对香港有利”,使得港大能够“吸纳更优秀的人才”。

他说:“特朗普针对美国顶尖大学的新政策,使得那里的很多教授考虑其他选择。”而香港的大学“能够开出与美国的大学相当且具有竞争力的薪资”,这样的地方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他表示,香港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教育中心。

2024年,神经科学家迈克尔・豪瑟(Michael Häusser)离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选择加盟香港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son)也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离职,加入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

汤姆森说,港大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有历史又有传统,但也有那种通常在更新的大学中才有的雄心壮志”。

一位曾在美国留学的香港大学副教授坦言,相较于其他地方出现的动荡,香港“相当稳定”。

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政府反复无常已成常态,学术环境陷入恶化螺旋。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他就发起了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拒签、遣返诸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并导致了一系列针对学术界人士的诉讼。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不仅“铁腕整治”哈佛、哥大等名校,大砍教育经费,还再次对中国留学生下手。一系列不友好政策和朝令夕改的不确定性,令赴美留学成了“烫手山芋”。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9月1日报道同样注意到,随着欧美生活和教育成本攀升,特别是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放弃美欧,选择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求学。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个人发展机会之外,研究人员还有着各式考量,包括在海外缺乏归属感、担心美国政治环境等。但不论是华裔还是外国专家,都表示中国不断提升的学术实力和青年人才储备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必须考虑国民情绪 李在明就韩公民在美被拘事件作指示
2025-09-08 17:44:00
“美国文凭对中企吸引力下降,不如去港大”
2025-09-08 14:39:00
自己的路自己走!
2025-09-06 09:33:00
杭州不少人突然请假!一年就等这一回:太重要了
2025-09-06 07:54:00
柯建铭大到赖清德动不了?游淑慧质疑:他手中到底掌握了什么
2025-09-04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