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肇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用一整天时间,分别带队前往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交叉调研,全面检阅各地今年以来交通主干道沿线和重点部位、精品示范带建设的成效。
交叉调研期间,两个调研组按照《肇庆市精品示范带建设指引》中“5个9”的标准,分别从县域产业发展、县域新型城镇化、镇村风貌提升、集成式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等5个方面对8个县(市、区)首批精品示范带进行评分。
这场覆盖全市交叉调研,既是对2个月人居环境整治的“期中考试”,更是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的全景式检阅。
通过市领导、县市区领导带队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调研,此次交叉调研不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情况,也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一线走访看变化
“美学加法”焕新乡村风貌
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际,肇庆各地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典型县、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各地县镇村风貌焕然一新。
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地处西江边上的一个原生态农耕小岛,具有广东水乡特色,被誉为“肇庆香蕉第一村”。通过实施农业现代化项目,当地以香蕉的淡黄色为主色调,红土地的暗红为辅,改造了121间农房。

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地处西江边上的一个原生态农耕小岛。曹笑 摄
“我们以美学思维、旅游特色定位重塑乡村底色。”沙浦镇党委书记张诗琳向调研组介绍,在美化乡村的同时,黄布沙村和企业共同成立管理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民房租赁,打造全域农文旅新格局。
今年3月中旬以来,肇庆立足清拆整治做“减法”,聚焦重要线路、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风貌实现大提升;立足风貌提升做“加法”,围绕“处处有亮点、时时能展示、全程大焕新”目标,谋划建设“一区三带”精品示范带。
“针灸式改造”背后,是肇庆引入梅州等地先进设计团队的成果。在四会市坑口村,梅州团队运用屋顶钢结构安装、窗花安装、真石漆与罩光面漆喷涂等工艺,将工期压缩至60天;广宁县荷木村学习梅州经验以“人字坡”屋顶,搭配真石漆外墙,保留传统韵味又增添现代美感。

肇庆端州区石牌社区石牌村“荷香水韵”水景。
“乡村改造不是涂脂抹粉,而是空间功能的重构。”调研组在端州区石牌社区走访时感慨。在乐聚创意园,旧厂房蝶变为青年创业热土,汽修车间化身咖啡工坊,聚集不少前来小憩打卡的年轻人。

肇庆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依托“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的创新机制,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类似的设计智慧贯穿肇庆全域: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以“屋顶咖啡”激活古村落,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德庆县官圩镇打造“中国诗歌小镇”,岭南古村与田园风光和谐共融,良好的风貌吸引来一批诗人与画家进驻。

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
“铁岗村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乡村肌理和低成本运营模式值得借鉴。各地要引进或培育重点项目,打造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引爆点’。”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肇庆市精品示范带建设指引》进度安排,8个县(市、区)首批精品示范带将在6月中旬前完成建设,33条精品示范带将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
互学互鉴促提升
所思所学转化成具体工作实践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这也是肇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所在。
在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中,肇庆各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与探索,为把“百千万工程”推向深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调研组由有关市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特邀专家、媒体记者代表等组成。会议采取交叉调研和集中评分的形式进行。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一起谈,总结分享探索尝试、推广交流经验成效,为“百千万工程”的一线实践点赞、支招。
位于肇庆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高桂大虾”加工成预制菜。不远处的预制菜RCEP 数字谷位内,直播间正将“高桂大虾”销往全球,印证着“互联网+‘三农’”的深度融合。
封开推动生产要素沿着示范带向乡镇“微工厂”发展,目前相关企业已在封开全域布局14个重要作坊节点,覆盖江口、大洲镇、南丰、河儿口等10个重点镇(街道)。
位于广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肇庆配送分中心功能涵盖禽类屠宰、初级产品仓配集散、初精深加工、集约化中央厨房OEM、超低温液氮锁鲜、冷链配送、电子商务、报关、报检等,时产3750羽的家禽屠宰线与2万平方米冷链仓储的联动运转,折射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
“龙头公司对流转土地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造,并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集配中心、冷链冷库等设施,让经营主体‘拎包入住’轻资产运营。”怀集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江鸿介绍。

怀集沿着马宁水建设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曹笑 摄
怀集沿着马宁水建设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整合沿岸超1万亩土地,总体布局“一水两岸八片区”,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带,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示范带已引进深农、全发等企业,并培育30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吸纳周边近1000名村民就业。
四会将玉器产业作为县城规划的一个重点板块,打造以玉器小镇为核心,构建从玉石拍卖、加工设计、商贸展销、电商直播、文化体验的玉器全产业链体系。位于玉器城内的庄家7文化创意园成为四会玉器产业融合文化艺术的新标杆,都市文旅慢生活的新场景,创意时尚艺术的网红打卡点。
“希望各单位将先进做法带回去,结合本地实际优化提升、总结完善,打造更多精品示范带。”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说。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把此次交叉调研的所看所思所学转化成具体工作实践。
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还将统筹资金,奖励各组中得分前两名的县(市、区),进一步推动结果运用,营造比学赶超、创优争先浓厚氛围。
南方+记者 刘亮 吴帆
通讯员 吴湘 黎志鋆 苏曼
【作者】 刘亮;吴帆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