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顿简单的“校园餐”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牵挂,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孩子在校期间能不能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是家长眼中的头等大事。
群众的期盼处,就是监督的发力点。安阳市北关区纪委监委把“孩子吃饭”这件事,作为当前要落实的“头等大事”,探索出一条“孩子吃好、家长放心”的北关路径。
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立足实际,以“校园餐”专项整治为抓手,全链条发力,全过程“进驻”,聚焦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营养膳食补助和学生餐费等资金管理使用、学校食堂和校外配餐经营管理、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让“阳光”照进每位师生餐盘。
高位推动——
全区“总动员”凝聚整治合力
3月3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涌向食堂。与往常不同的是,当天的食堂多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北关区委书记元浩。他身着便装,面带微笑,与学生们一同就餐。
“今天的饭菜可口吗?”在餐桌上,元浩主动与孩子们交流,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对学校膳食的意见。孩子们也毫不拘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陪餐的不止区委主要负责人,今年以来,北关区委区政府、区纪委监委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深入各中小学开展陪餐20余次,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北关区教育系统现有中小学47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教职工2700余人。
“2024年1月,我们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区里有食堂可供学生就餐的学校只有4所,而这4所学校中的柏庄镇一中和柏庄镇二中食堂经营场所破旧和厨房硬件设施陈旧,存在很大食品安全隐患……”北关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惠芹坦言,当时,很多中午无法接送孩子的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午托部,而这些午托部不同程度存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
为了解决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北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副区长为组长的教育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区委主要领导逢会必讲、逢事必提,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横向互动、上下联动,凝聚整治合力;区纪委监委向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发送书面提醒,督促落实“一岗双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督促区教育局制定《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
建章立制
——纪委“牵总头”压实各方责任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必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守护。”去年以来,北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于建川不止一次提出要求。
守护“校园餐”刻不容缓。2024年7月9日,北关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北关区教育局、部分学校的代表到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区纪委监委区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和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推进此项工作的专题研讨会,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北关区中小学校园供餐管理工作推进方案(试行)》;2024年7月11日下午,再次组织召开“北关区教育系统学校供餐管理工作推进会”。

整治“校园餐”工作在北关区全面铺开——
压实主管监管责任。区纪委监委成立由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协管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为成员的“营养餐不营养”监督工作专班,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升站位、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会同教育部门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建立问题线索交办督办台账;充分发挥“办案协作区”机制作用,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采取查阅资料、随机抽查、走访师生等方式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跟餐用餐、体验质量,倾听学生意见、察看监管漏洞,对食堂管理、食品安全、人员资质、校园餐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
为进一步提高专项治理的精准性,北关区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成立专项督导小组,深入一线开展联合监督,通过采取“问、查、谈、看”的方式,着力发现学校食堂餐饮运营、财务管理等环节存在的廉洁风险,以及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职能部门找准薄弱环节、抓好风险防控、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护航校园餐饮安全。
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联合监督检查6次,制发监督意见反馈单4份。
闭环监督
——监管“沉浸式”强力堵塞漏洞
4月28日,位于北关区的安阳商颂健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厂区车间内一片忙碌,净菜加工流水线内,每个工人穿着防尘无菌服,生产线干净卫生。
车间里装有“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现餐饮食品安全的全覆盖、无死角,24小时全天候监管,给食品安全安上了“千里眼”。
“学生家长通过手机APP可以看到该公司生产车间和学校厨房的操作过程,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状况。”该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食材在进入生产车间前,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把关外,还要送到该公司检测实验室进行多道检测,确定产品合格后才能进入加工环节。
“这家公司是2024年区里招标引进的中小学供餐企业,我们从招标环节就开始介入监督,从源头上把控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漏洞。”该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王珂说。
为实现对校园食堂食材采购、供餐各个环节的全链条监管,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并全程监督区教育系统建立“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食材安全”的学校食堂供餐保障机制,通过政府统一餐饮招投标方式,按照“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健康营养”的供餐原则,确定与中标单位经建公司深度合作,向有食堂或有条件建设食堂的学校推行标准化供餐模式,提供专业的食堂管理团队。

如何精打细算规划有限的餐费,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的餐盘里?
扩大问题线索来源渠道。该区纪委监委回应群众关切,发布《北关区纪委监委关于受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运用“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受理学生校园餐方面问题线索,建立快查快办核查机制,加强个案攻坚、类案分析,循线深挖、确保严查到底。推动区教育局建立多渠道、全方位食品安全投诉24小时内响应机制,线上平台即时反馈,线下深度互动。
建立四方膳食经费监管机制。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原则,该区建立区国有平台经建公司、区教育局、商颂健源公司、银行四方共管账户,家长通过小程序网上缴费至共管账户。每月餐费由商颂健源公司申报、教育部门审核、国有平台经建公司审批、银行划转拨付,同时做好学生线上与线下的请假餐费退费工作,提升餐费使用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同时,全程监督区教育局严格落实规定的招标周期和中标规则,定期组织监委会、家委会代表进行公开评标,根据平台自动比对报价,严格执行中标程序,有效规避了廉政风险。
“很多时候家长对食堂工作的不认可,往往来自不了解。打开校门办食堂,让家长和社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什么、吃得怎么样,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杨惠芹表示,在“校园餐”质量、菜品等监督环节,各校纷纷邀请家长参与,不少学校在“家委会”的基础上组建“膳委会”,让“校园餐”多一层监管。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该区纪委监委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要求和跟踪督办责任人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逐条逐项限时整改销号,并适时开展“回头看”,推动问题真改实改。
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在该区纪委监委的督导推动下,涉及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陪餐、经费管理11个相关制度陆续出台,包括《北关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运行管理规定》《北关区教育系统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北关区中小学幼儿园配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北关区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方案》《北关区校园食堂与校外配餐企业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等,对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短板进行了全面完善和补充。
让校园更加有爱,让教育更有温度。在该区纪委监委的强力推动下,如今,北关区各个中小学的“餐盘”已经今非昔比。目前,该区已建设标准化学校食堂15所,服务学生2万余人;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学校5所,服务学生2000余人;提供午托椅综合服务学校14所,受益学生1万余人。(袁亚杰 王琰)